核心素養的每一項都是需要加強的,其中我認為最需要進步的是「knowing & acting」,課程為了要讓學生有所學習與行動,教學者本身就必須先學習與行動,課程實行前,需要更了解目標與架構,確立課程內容,也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;課程實行中,不能只是「做」,還需要思考不同面向,例如學生學習狀況、課程進度等,不能依據自己的標準去看待學生,課程做得要有條有理,廣泛的思考並根據目標實行,可以讓課程更完善也更有效果。

我原本覺得在台上講課與帶活動不是件太難的事,但計畫執行的過程中,從課程前的討論、課程中的實作到課程後的檢討,體會到教師的辛勞,為了學生好,在課堂上維持秩序的同時也希望學生能得到許多,這樣的教學模式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不曾遇過有老師這麼做,這是新興的教育方式,我一開始有些不知所措,在整個學期的過程中,從課程設計、實施、修改、總結都有新的體驗,有小有進步,但目前仍有許多可以檢討的地方,例如課程設計應更扎實、課程實施時應掌控得更完善等,但我認為這樣的過程中,有得到更多的實務經驗,也更了解新興課程概念在教學現場實施時可能遇到的困難,在未來設計類似課程時也會更有經驗。

    我未來希望能到學校任職,在此計畫的申請書中,我希望能夠增進不同的能力,透過與學校師長的互動與教學,發現自己的不足並改進,也得到新的學習機會與經驗以應用於未來的教學現場,以下為各項我評估自我學習的成長:

  • 執行能力:學習執行教育部計畫,強化自己對計畫的執行能力,如規劃、紀錄、反思。
  • 探索能力:學會發現與探索問題的能力,能準確找出問題點,如探索校園環境問題、提出探索計畫執行過程的問題。
  • 規劃與整合能力:將計畫內容與論文方向進行整理與分析,如整合各課程與教學之間的連結性。
  • 影響力:展現申請者對學生的影響力,讓學生在計畫的課程中,達到不同的能力指標與素養。
  • 課程設計:發展以永續校園改造為主題的議題式課程,讓課程內容與目標緊密結合。

    我認為每次的課程都很有挑戰性,但自己在上述提及的幾個能力都有所提升,雖然只是每週一次的社團課,但我有許多機會參與校務,體驗到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備課的過程,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詢問自己課程的連結性與合理性,也不斷的思考多樣化的課程內容,並且製作課程需要用到的教具。我在教課前會反覆練習,希望能在課堂終將內容說明完整,適時插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,希望除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,也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。在教學現場,我與教師合作帶領不同的組別,我會觀察教師的教學,從中學習教學技巧,也藉由與學生的交流得到更多實務的教學經驗,並在課後請教師給予教學的建議,進行自我檢討。

IMG_3019.JPG

IMG_3021.JPG

IMG_3122.JPG

IMG_3123.JPG

IMG_3124.JPG

arrow
arrow

    YenYuLin林晏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